丘堤(1906-1958) 幽色在野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2,000,000-3,000,000
拍卖日期:2013-11-16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
作者 : 丘堤(1906-1958)
年代 : 30年代初 1930年代
尺寸 : 49×39cm.
创作年代 : 30年代初
钤印 : 《丘堤》,P19,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
著录 : 丘堤 1906-1958
1928年上海美专第二届西画系毕业,随后赴日本东京考察学习,受后期印象主义之影响。1931年为上海美专研究员,1932年参加“决澜社”,成为唯一获“决澜社”奖的画家,是中国第一代女油画家。业余爱好是建筑设计与服装设计等。1932年与庞薰琹结为伉俪。1939年利用闲暇时间曾亲自设计、亲手制作百余个布娃娃义卖捐赠。曾有一幅油画《布娃娃》(现上海美术馆收藏)即是当时之记录。1949年任全国美术工作协会上海分会委员。1956年为全国美协会员,并是中央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为舞蹈演出设计服装,并获奖。1958年3月因心脏病去逝,其大量作品因抗日战争及十年浩劫而毁,现侥幸留世的仅有二十幅油画。
丘堤这个名字和中国早期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团体——决澜社——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决澜社奖的艺术家”,丘堤的绘画天赋足以令1930年代中国男性艺术家汗颜,她的名字也刻入了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她通常被当作大画家庞薰琹的妻子被简单介绍,但丘堤作为一位独立的现代美术家,特别是中国现代女画家中的翘楚,值得更多的美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她的画作数量不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仅三十余幅,品读这些为数不多但十分鲜活的画作,丘堤的传奇才刚刚被解读。
20世纪30年代上海作为中国新文化艺术的中心,尤其突出的是新兴油画的发展与影响。五四运动后,大批中国美术学生纷纷赴欧洲和日本学习先进的美术教育体制和西方油画绘画技巧。1925年,丘堤进入上海美专学习,上海美专的自由与开放,对现代艺术的热忱深刻地影响着这些最为前卫的青年学生。该校许多西画教授都曾留学海外——汪亚尘和俞寄凡曾留学日本,李毅士和李超士受训于欧洲。深受影响的丘堤,在上海美专学习和生活三年毕业后,选择赴日本进一步深造。
1931年,丘堤从日本留学归国第二年,决澜社,中国第一个自发的、具有明确的纲领和会章的现代主义美术团体的成立了——这一在中国近代美术界最为重要的事件,影响了丘堤的一生。20世纪初中国画界的西画风格主要以写实和学院派为主,1920年代中期,从欧洲和日本归来的艺术家带回更前卫的欧洲风格,中国西画界也因此掀起了关于新旧不同风格的冲突和争论,问题核心直指古典绘画或西方现代绘画哪种绘画方式更适合中国艺术的发展。决澜社的成员大都留学法国或者日本,其成员都是丘堤这类具有尖锐敏感的现代人,不满于国内艺坛的平庸,软弱无力,希望创造一个新的时代。这些画面背后对二十世纪30年代的传统水墨画主流进行了挑战。
丘堤兼有良好的写实功力,又不墨守成规,勇于迎新,前卫意识强。当时中国画坛的有识之士,对丘堤在内的新女性高度评价:“丘堤她们共同书写了一代中国女性的精神历史,共同铸就了中国女性艺术家的精神灵魂和审美高度,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一代女性画家的‘画魂’”。
她的静物画沉静、抒情,而在这些画面背后却是她反抗陈腐,反抗保守的一生。她喜画静物,擅画静物,野菊花、仙人球、康乃馨、山茶、夹竹桃、月季……这些温馨沉静而令人舒爽的形象都被赋予永久的生命,留在珍贵的画布之上。
此件《幽色在野》展示她在西方油画的三度空间与造型上的深入研究,同时体现了她在抽象性绘画上的探索及努力。柔黄调的野菊花映衬在淡蓝色的背景之中,充分表现了植物的天真与童趣,画面清新可爱如少女般明媚。在色彩上她掌握了更细腻的19世纪后期法国绘画和印象主义的观察方法,使画面显得更为生动而富有活力,像陈抱一,关良等人一样,丘堤用笔肯定大胆,坚持优先把握构图与色彩的大关系,绝无拘泥于细节之纰漏,丘堤的绘画风格在《幽色在野》这幅作品上体现的相当鲜明——法式审美基础上的日本西洋画风。她喜欢画花,与绘画史上所有静物画一样,丘堤画罐子,瓶子,书本和桌布,这个喜好在她的生命里一直延续下来,画静物的过程使她感觉很享受,正如此画流露出的意趣——恬静中又富有着勃勃朝气。
拍卖场次 : 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专场(lot 1-lot 49)
lot:12
更多丘堤(1906-1958) 幽色在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