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清康熙 铜鎏金四臂观音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20,000-30,000

拍卖日期:2012-10-28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2012秋拍
年代 : 汉藏清康熙
尺寸 : 高 12 cm.
创作年代 : 汉藏清康熙
: 此尊四臂观音,发髻高耸,顶端置一佛头,戴五叶宝冠,叶片中心镶嵌各色鹅卵型宝石。细眉阖目,缯带于耳后卷起,顶端饰彩色宝石。主臂双手于胸前合什,右上臂持捻珠,左上臂持莲花。着天衣长裙,衣裙复杂,自然堆于双腿间的莲台上。下呈双层仰覆莲座,正面两侧各有一条飘带垂下。全身项圈璎珞臂钏手环等处均嵌有各色宝石,为整尊造像倍添华丽。
盛世佛缘
2012年的北京秋季拍卖会如期而至,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了“盛世佛缘—古代佛教金铜造像”专场,精心挑选了来自海内外收藏家珍藏的百余尊汉藏金铜造像,充分反映了汉藏两地各个时期重要风格流派的艺术风貌,琳琅满目、异彩纷陈。
特色之一是荟萃了超过五十尊十八世纪清代的精美作品,集中展现了前清盛世的造像艺术,为鉴赏、收藏、研究这一时期的佛造像艺术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康熙、雍正、乾隆,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最后的一个高峰,史称“康乾盛世”,1662到1795这短短的134年之间,三位皇帝的励精图治和苦心经营,使当时中国在国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均达到了历史高峰。特别是到了乾隆时期,前朝的各种资源的经营与累积,使此时的清王朝如日中天。这位自称“十全老人”的帝国君主,对疆域和文化 “大一统”的理想与追求,正是强国盛世的最佳写照。藏传佛教一直是前朝廷政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除了显而易见的政治目的外,乾隆帝本人自幼就与国师三士章嘉若必多吉(1717—1786)相知相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章嘉活佛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位虔诚而修习颇深的佛弟子,在政治需要与个人推崇的双重推动下,藏传佛教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们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统计的数字中就可以管窥此时朝廷为此投放的财力物力:“收过造佛银二十六万六千二百九十一两。此内除造佛并筑炉处成造五处,共领过银十三万三千七百一两七钱六分。遵照原奏扣存铜价银八千七十一两四钱一分六厘,其余银十二万四千五百十七两八钱二分四厘照数拨给万佛楼工程领用外,仍动过广储司银十七万八千三百十七两九钱七分四厘”。
从乾隆十四年(1749年)开始修建的雨花阁,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复杂庞大的藏传佛教神系架构结合格鲁派密教修行的四部思想,以一个上下四层的建筑结构立体的呈现出来的尝试,六品佛楼的营造更是将这个宏伟的梦想推送到了极致。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57—1782年),乾隆皇帝先后在紫禁城和皇家园林中修造了八座六品佛楼,进一步将雨花阁的陈设思想系统化、完整化,这就是紫禁城中的慧曜楼、梵华楼、淡远楼、宝相楼;长春园中的梵香楼;承德避暑山庄中的众香楼、大红台西群楼和妙高庄严西群楼。六品佛楼的设计更准确、精密、复杂,是对整个藏传佛教系统经过仔细的梳理后,以造像、绘画、佛塔等立体供奉形式,将密教修行的观念次第完整地体现出来,是藏传佛教历史上从未有的实践形式,意义深远。而用于陈设供奉于各座佛楼内部的佛像,更是倾注了热情与心血。为了把这些规模种类惊人的佛像制作得尽善尽美。乾隆九年(1744年)时就命波罗郡王从西藏招来六名尼泊尔工匠进京。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驻藏办事大臣又奉旨从西藏选拔僧人进京承造佛像,不但工艺技术上学习吸收了雪域圣地的传统精粹,而且在每尊造像的宗教象征、尊名法号等细节上也一丝不苟。学识渊博的章嘉活佛探本溯源,将藏传佛教庞杂繁密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辨认,为后来的密宗佛教图像学奠定了基础。
有强盛的国力、财力的支持,加上乾隆帝本人的极大热情,乾隆时期藏传佛教造像与法器制作的工艺品质与艺术水平等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此过程中对密教图像学的开启和指引也是划时代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在收藏和研究藏传佛教造像时无法忽略乾隆时期作品的原因。
欣逢当今太平盛世,遥想盛清辉煌的帝国气象,康乾盛世留下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流光溢彩的佛造像,更重要的是一份源自三百多年前的善缘与福田,这些无不值得我们慕古思贤,珍惜当下。“盛世佛缘”,让我们共享嘉德奉献的艺术盛宴。
拍卖场次 : 盛世佛缘——金铜佛造像精品(lot 3351-lot 3488)

lot:3351

更多汉藏清康熙 铜鎏金四臂观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