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正德 青花婴戏图高足碗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250,000-350,000

拍卖日期:2012-06-16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嘉德四季第30期
年代 : 明成化-正德
尺寸 : 直径 13.7
创作年代 : 明成化-正德
著录 : 参阅:《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第288、289页,图301、302,文物出版社,1999年
香港苏富比2005年5月2日拍卖会第636号,成交价1,200,000港币
: 口有磨
高足碗亦称“靶碗”,是藏传佛教法事的重要用具之一,最初多为金属或木制。1279年元灭南宋流亡政权统一全国,其统治者崇尚西藏黄教,在这种大势的影响之下,当时景德镇窑、龙泉窑率先开始烧制瓷质靶碗。明清两代继续对藏传佛教大加尊崇,因此靶碗的烧制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晚期。因其烧造时间漫长,所以靶碗在各个时代的造型亦不尽相同。本碗造型具备典型明代中期特征,口腹外撇,深度适中,手柄内部中空,高度与碗身相若,其碗型基本端正,在当时同类器中实属难得。碗内口沿描绘锦纹一周,里心双圈内绘制三座屹立于海浪波涛之中的高山,其上有一轮红日于海天之间冉冉升起,共同组成“福山寿海”、“海天浴日”之意。碗胫部点缀莲瓣纹,手柄下部绘制海水江牙一周,外壁主体通绘婴戏场景。婴戏图亦称“童嬉图”,典出《诗经·大雅》,早在唐代长沙窑时就已运用到瓷器纹饰之中,寄托了古人祈求子孙繁衍昌盛之愿,因其寓意吉祥,遂从此成为瓷器经典纹样,流传后世。本碗所绘婴戏图整个画面虽以绽放桃花、摇曳柳枝及两组栏杆分隔开来,但实际应为连续场景,为小童模仿“状元及第”场面。其中画面一侧一小童骑竹马扮状元,其余几人或于前鸣金开道,或举旌旗随侍在后;另一侧数小童则手持锣鼓等各式乐器,列队而行,其中一执旗小童因贪玩将旗帜扔在一旁,俯身戏虫,另有两奏乐小童于队伍之前打闹,整个画面气氛活跃异常,一派生气盎然之景象。静心观之,孩童嬉戏之声,彷佛就在耳边。
本碗胎质粉白、釉色闪青,时代特征明显,青花发色清幽淡雅,为典型明代中期“平等青”料之色泽,纹饰绘制笔法细腻流畅,轻松写意,所绘小童发式与衣着均与景德镇珠山成化地层出土的一件带有成化纪年款的官窑青花婴戏图碗中的小童相同,均身着露腚单衣,发式也皆为一辫前冲,两辫在后。此外,本碗所绘柳枝及内口沿所用锦地边饰则与同一地层出土的另一件成化款青花婴戏图碗完全相同,因此本碗年代若非成化,亦应相距不远。
更为难得之处在于,本品系出名门,且流传十分有序。本碗最早为英国著名陶瓷研究学者白兰士敦(Archie D. Brankston)收藏,并于1975年至1981年在英国杜伦大学东方研究学院艺术与考古系古尔班吉安博物馆(Gulbenkian Museum)展出。白兰士敦(1909-1941),出生于中国上海,1935年任职于大英博物馆东方古董部。1936-1937年,白兰士敦赴华师从孙瀛洲先生学习明代瓷器鉴定。其归国后所著《明初官窑考》一书,成为研究明代早期瓷器的开山之作,自发表后即引发了收藏界对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器的兴趣,进而奠定了永宣青花瓷器至今的学术与市场地位,具有极高的引导意义。白兰士敦去世之后,其藏品后多捐赠于大英博物馆收藏,流传在外者较少。即白兰士敦之后,本碗转为美国著名陶瓷收藏家Eugene O. Perkins收藏,并于1989年在纽约佳士得为其举办的专场拍卖会(The Eugene O. Perkins collection of Qing porcelain )中拍出。
2005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中曾拍出一只与本品造型、纹饰基本相同,仅尺寸略大的同类作品,当时即以一百二十万港元的高价成交。本品价值可与其相互参考。
来源:白兰士敦(Archie D. Brankston)旧藏
Engene O. Perkins旧藏
纽约佳士得1989年6月2日拍卖会第15号
展览:On load at the Gulbenkian Museum of Orental Art Archaeology, 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Durham, 1975-1981
拍卖场次 : 掌玩心悦(lot 3067- lot 3357)

lot:3111

更多明成化-正德 青花婴戏图高足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