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期 沈存周锡制诗文茶叶罐两件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150,000-220,000
拍卖日期:2012-05-13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2012春拍
年代 : 清早期
创作年代 : 清早期
著录 : 参阅:《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第39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2008年11月。
: 清初制锡名工沈存周所作的茶叶罐大小各一件,器身均刻诗文,两件一起流传于世,弥足珍贵。沈存周以制锡闻名于世,别号“沈锡”,曾为大儒朱彝尊制酒器,传为佳话。此器流传于日本,今日回流归国,殊可宝玩。
一罐刻“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盧玉川茶歌,沈存周书。”后有两小印“存”“周”。茶叶罐上另有篆书“独无外物牵,传此幽居情”。底刻“汤嫩水轻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竹居主人镌”,印章“天际散人”。
另一罐刻“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明日蓬山破寒月,先甘和梦听春雷。文书满案惟生睡,梦里鸣鸠唤雨来。乞与降魔大圆镜,真成破柱作惊雷。细题叶字包青箬,割取丘郎春信来。拚洗一春汤饼睡,亦知清夜有蚊雷。,谢公择舅分赐茶黄山谷诗,沈存周书”,后有“存”,“周”两小印。另有篆书“坐上客常满”五个大字。底部刻“尊中酒不空,解渴醒余酒清神减夜眠,竹居主人书于雨窗”,后有两小印“竹”、“居”此文章出自《谢公择舅分赐茶三首》。
沈存周(活跃于十七世纪明末清初)
(Lot2922-2924)
“古人以文章垂世,惟余小技仿古,殊费构思,用制一壶以请鉴赏。若云流传后世,则吾岂敢?竹居主人自识。”此段铭文钦刻在锡壶的底部,为沈存周自述,体现出他认真求索的创作态度和谦逊的品格,是其人其艺的生动写照。
沈存周,浙江嘉兴人,其名见于《嘉兴府志》,活跃于明末清初。他虽以制锡闻名于世,但其作品文人气盎然,和时大彬,陈鸣远等同时期宜兴地区能工巧匠齐名,所制又多为茶壶茶器,故经常在同一脉络中加以研究探讨。
正如研究者宋绪康所评论“沈存周是一位集工技和文艺于一身的创作家,在明清两代的制壶家中是罕见的。清初的陈鸣远,以及清代中叶的杨彭年皆以制壶工艺名世,但却不善于诗文。清中的陈曼生,瞿子冶则精于设计和铭文,本身并不会制造壶器。只有一百十几年后的朱石楳继承了沈存周的衣钵,并且把锡器发扬光大。”值得指出的是,紫砂胎包锡制壶及在锡壶之把柄,盖钮,流口处镶接玉料的所谓“三镶玉”做法在沈存周制壶中已经出现。
沈存周锡壶文玩传世稀少,曾为大儒朱彝尊制酒斗祝寿,传为佳话。清代当时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后来之秀沈为最,拟并前贤跨侪辈。”
拍卖场次 : 紫泥琢玉—宜陶古器遗珍(lot 2881-lot 2990)
lot:2922
更多清早期 沈存周锡制诗文茶叶罐两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