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
(1736-1795) 清 竹诗筒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100,000-200,000

拍卖日期:2012-05-12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2012春拍
年代 : 乾隆年间
(1736-1795) 清
尺寸 : 直径:5.8cm
高:10.7cm
重:85g
创作年代 : 乾隆年间
(1736-1795)
著录 : 出版:黄玄龙、陶继明主编,《竹器:嘉定竹刻海外遗珍》(台北:翦淞阁,2007),页136。
: 包装:蓝布锦盒囊匣
此‘清知音图竹诗筒’所表现的主题,来自于明代文学、戏曲家冯梦龙(1574-1646)所辑,明代话本小说《警世通言》当中著名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故事。
话说春秋时期楚国有一名士俞伯牙,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于晋国任官。某年因奉晋主命,出使至楚国修聘,顺道省亲。回程途中,途经汉阳江口,当日为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遇风浪,便停泊在一座小山岩下。晚间风浪渐息,云开月出,景色迷人。伯牙乐兴大发,于是抚琴一操,以遣情怀。没料到一曲犹未终了,‘刮喇’一声,琴弦已拨断一根。伯牙大惊,疑有人偷听自己弹琴,于是命左右探问船家,并欲上岸搜检。忽然岸边有人应答:‘舟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是樵夫,因打柴晚归,值风狂雨骤,隐身此岩畔,听到您在弹琴,深觉琴声绝妙,不由得在此听琴。’
俞伯牙心中疑惑,一个打柴的樵夫,怎听得懂我弹琴?于是问:‘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什么曲子?’樵夫答:‘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樵夫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便邀请他上船细谈。相谈之间,樵夫不仅识得伯牙的琴,是伏羲氏所琢造的瑶琴,还把瑶琴的来历一一道出。听毕,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惊服,于是又为樵夫弹了几曲,请他辨识曲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时,樵夫便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当琴声清新流畅时,樵夫说,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樵夫只两句便道出自己从来没人能听得懂的心事,伯牙不禁惊喜万分,没想到在这荒江野岭竟能遇到自己久寻不得的知音。他推琴而起,向樵夫施以宾主之礼,敬问高名雅姓。原来樵夫姓钟,名子期。于是,相见恨晚的两人杯酒酬酢,越谈越投机,最后结拜为兄弟,并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此地相会。
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汉阳江口,却不见子期赴约,于是便弹琴召唤这位知音。可是过了许久,仍不见人来。次日,伯牙才从钟父处得知,子期早已不幸染病去世,临终遗言要葬于江边,待八月十五相会时,听伯牙的琴声。伯牙悲痛万分,他来到子期坟前,凄楚挥泪,弹奏短歌一曲以吊子期。弹罢,他割断琴弦,将心爱的瑶琴在祭石台上摔成粉碎,悲伤欲绝地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意即世上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于是伯牙终生不再鼓琴。(注释1)
在画面当中,江口两岸高耸的山壁与松树所围绕者,正是伯牙弹琴舟中,雨后皓月当空,遥山迭翠,子期斜倚岩畔松树,附耳凝神静听琴声的主要场景。高岩绝壁,势若崩云;碧浪千层,汹涌如潮,呼应着伯牙所奏高山流水之动人琴音,在右方画面中,所刻划如岩壁、波浪等线条皆充满明显的动势,具有强烈的节奏与流动感,与画面左方岩下静谧的松林与正附耳静听的子期,形成动与静的强烈对比。艺匠设景布局,胸有成竹;刀工圆熟,透凿圆削,各具巧妙,当是师法自顾宗玉秾华精工风格者。琥珀色泽,葆光莹朗,为不可多得之竹刻文房精品。(注释2)
注释1
参见:乐蘅军编选,《明代话本小说》(台北:国家出版社,1982),页1-11。
注释2
黄玄龙、陶继明主编,《竹器:嘉定竹刻海外遗珍》(台北:翦淞阁,2007),页136。
拍卖场次 : 翦淞阁 文房宝玩(lot 2551-lot 2586)

lot:2572

更多乾隆年间
(1736-1795) 清 竹诗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