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期 铜洒金兽面纹爵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280,000-380,000
拍卖日期:2010-11-21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2010秋拍
年代 : 明晚期
尺寸 : 高21.4cm
创作年代 : 明晚期
: 爵是中国青铜时代极具代表性的礼器,同时也是中国酒文化传承几千年的重要载体,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其造型一般为:口部一端有流,另一端呈尖状,近流处有两个小圆柱,腹部多呈圆形,一侧有鋬,下承三足。 作为青铜酒器,爵的出现时间很早,在距今约3600年的偃师二里头遗址夏代文化层中就有青铜爵出土。商朝建立以后,因商人尚酒的习俗,爵的制作和使用达到高潮,其功能也逐渐从实用器向礼器发展。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周人鉴于商朝统治者酗酒误国的教训,对饮酒设置了种种限制,这也直接影响了青铜酒器的制作,因此在西周中期以后,爵的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公元960年,宋王朝建立,中国古典文化迎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金石学就是在此时逐渐兴起,在这样的文化大势之下,赵宋统治者愈加崇尚礼制,敬天法祖。《郊庙奉祀礼文》有载:“庆历七年(1047年),礼院奏准修制郊庙祭器所状,……臣等参详古者祭天,器皆尚质,盖以极天下之物,无以称其德者,……今伏见新修祭器改用匏爵、瓦登、瓦之类,盖亦追用古制,欲乞祭天神位。”各类礼仪用器的制作再次兴盛起来。在这一时期,瓷器取代青铜器成为主要的礼仪用器。伴随着材质的改变,爵又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明王朝建立后,在祭祀礼仪中,爵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明史》记载洪武元年规定祭祀太庙需用“瓷爵十六”。当时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爵仅有白釉品种,专为祭祀所用,并一直延续至万历朝。与此同时,明代另两个著名窑厂龙泉窑和德化窑也均有爵杯烧造。 瓷质爵的生产在万历之后短暂中断,但爵并没有又一次从历史上消失。恰恰就在此时,滥觞于宋代的仿古风尚,在孕育了近六百年之后,终于在晚明文人中间爆发了,大量质量优秀,品味高端的仿古青铜器应运而生。这一次青铜代替陶瓷延续了爵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这种替代与宋代恰恰相反,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巧合。 此件铜洒金兽面纹爵即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件作品,其口部宽大,前部设流,近流处有柱,腹部浑圆,上饰兽面纹,一侧有鋬,亦装饰成兽首样式,底足呈三棱形,略外撇,底心以金文落款“伯申作宝彝”。整器造型和纹饰均与传世名品西周早期的康侯爵极为相似。爵铜质精实,色泽古朴,外壁采用洒金工艺,金片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宛若雪花片片飘落,且用料考究,金片成色十足,历经四百余年仍灿灿生辉,局部氧化之处,颜色略显深沉,却又增添了一种古拙之美。本品造型及纹饰均取法西周青铜器,是晚明文人崇古、敬古、嗜古风尚的集中表现,而洒金工艺的运用又恰似仿古大潮中的一朵创新浪花,为器物增添了一缕活力,其时代意义与历史价值非比寻常,颇值珍视。此外,本件拍品与著录于Arts from the Scholar’s Studio一书中的洒金兽面纹爵无论在造型上,亦或款识方面,甚为相近,颇为难得。 参阅:《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4青铜器(上)》第179页,图196,文物出版社,1985年,Arts from the Scholar’s Studio,第185页。 爵 爵,饮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圆腹,也有个别方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夏代爵胎体轻薄,制作粗糙;椭圆形器身,流长而狭,短尾,流口间多不设柱,平底,一般没有铭文和花纹,偶见有连珠纹者。商早期流与口之间开始出现短柱,下腹部中空;有的透镂有圆孔,以便温酒加火时透风。商中期后,爵演变为圆身,圆底,流口增高,多设一柱或二柱,柱身加长并向后移,三足粗实且棱角分明,器身加厚。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爵体厚重,制作精美;爵身饰有饕餮、云雷、蕉叶等精美的纹饰,上端和柱上也饰有动物形象有少数无柱而带盖的爵,盖铸成兽首形。西周前期还有一种器表铸有扉棱的爵,往往以云雷纹作地,饰有两层或三层花纹,纹饰繁而精美。西周后期,爵逐渐消失。
拍卖场次 : 铄古铸今——明清工艺的摹古与创新
lot:2664
更多明晚期 铜洒金兽面纹爵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