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一对)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3,800,000-4,500,000

拍卖日期:2010-05-16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2010春拍
年代 : 清乾隆
尺寸 : 直径8.2cm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钤印 :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 如果说黄釉象征着独一无二的皇家权威,那么金釉就是皇权中的皇权,是唯有皇帝本人才能享用的帝王之色。金釉虽称为釉,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应属于“彩”的一种,它是以金粉调和胶水,以低温烘烧而成的,烧成之后,再用玛瑙在其表面碾磨,从而得到光亮的釉色。由于烧成温度很低,金釉的色彩极易脱落,保存颇为不易。 以金色装饰瓷器的做法始于唐代,景德镇窑在元代开始在瓷器上运用描金手法,而通体施金釉的瓷器,是直至康熙晚期才首次出现。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康熙款金釉蓝彩杯、盘,据其款识字体和釉上装饰的团寿字纹饰判断,此类产品很可能是为康熙皇帝六十寿辰所特制。由于其特殊的颜色和地位,金釉器物的数量很少,雍正时期偶有杯、盘出现,乾隆朝的金釉器物则以金釉法轮及金釉加彩佛像两种宗教用具为多,像小杯这种实用器皿则十分少见。 本对杯口沿外撇,杯壁圆弧,浅圈足,整体造型近似小碗。以拇指食指环握,恰好握住杯体大半,可见其设计之精确。杯胎体重量适中,以手轻抚,可感觉杯壁薄厚均匀,拉坯精细。杯内外壁及底通施金釉,釉层均匀细密,罕有瑕疵,金釉耀眼炫目,呈色十足,迎光观之,可见细细刷痕,为玛瑙研磨后留下痕迹,是金釉器物典型特征。杯外壁以金彩通景绘制深山访友图,先于杯体一侧描绘一座松柏参天的高山,旁侧小桥之上,一高士策杖而行,前去拜访山中友人,杯体另一面则绘制奔流不息的河水,背景搭配远山、孤帆。整体画面布局空灵,文人气息浓厚,山石树木皴法老辣,河水线条奔放流畅,体现了作画者高超的艺术修养。器物底足亦以金釉涂满,从而使整件器物不露胎骨,体现了当时极尽奢华的时代风格。杯底正中描金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款识金彩色泽清晰,书写工整流畅,为乾隆中晚期典型字体。 本对杯最为特别之处即是在金釉之上再以金彩作画。所施金彩表面略呈颗粒状,因此光泽较为内敛,其颜色也微微泛红,与富丽堂皇的金釉底色相比,呈现出一种含蓄的美感。金釉器因其极高的烧造工本和特殊的地位,所以制作数量极少,而金釉加金彩的器物则更为罕见。瑞士BAUR COLLECTION收藏有一件清乾隆金釉蝙蝠纹花觚,其腹部模印的蝙蝠局部线条即是采取了与本件拍品相同的金上加金手法进行描绘的。遍阅国内外各大博物馆藏品数据,仅见此一例,本对杯之珍惜程度,不言而喻。 本对杯底足露胎处亦以金彩涂满,此做法在乾隆朝珐琅彩及洋彩器物上较为常见,因金色涂于底足,所以无法再次进行烧制,故而其金色也不如烧制之后明亮。细心对比本对杯底足涂金和杯身作画所用金彩可以发现,二者在色泽及质感上均较为相似,因此本对杯金彩所呈现的特别色泽,应是以金彩作画后不再入窑烧制的结果。雍正十三年唐英所撰《陶成纪事碑记》记载,当时的金釉器物有新制抹金器皿及仿东洋抹金器皿两种,本器应为其中之一。 参阅:《中国陶瓷名品展》图83,出光美术馆;《苏富比(香港)二十周年》图350;《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 上册》图89。
拍卖场次 : 瓷器玉器工艺品

lot:2574

更多清乾隆 (一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