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惊石 寿山芙蓉石章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26,000-40,000

拍卖日期:2009-05-30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2009春拍
作者 : 潘惊石
尺寸 : 高 5.6cm
钤印 : 惊石
: 与古为新
—潘惊石的印钮艺术探索
—何光锐
在最近的一次闲聊中,潘惊石对笔者说:“我现在有股强烈的创作冲动,要把自己以前的所有古兽钮式全部推翻,要越过明清,直追汉唐气象”。对他的这句话,笔者并不感到诧异。作为一位寿山石雕刻家,潘惊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善于思考,因而能够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养分和更新自我。
每个时代的艺术史都有其前沿地带。在谈论艺术的场合,不断被提到的是“创新”、“突破”、“时代感”等词语。实际上,“传统”与“当下”之间的矛盾远非潘惊石一个人提出的问题,而是古往今来所有艺术家的困惑。对中国传统艺术而言,“创新”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词语,“时代感”也绝非在茶水中掺入咖啡。你可以进入传统,可以“古”,但要做到“古不乖时”,不脱离现实;你可以大胆创造,可以“今”,却必须“今不同弊”,不违背艺术的共性规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真正理解传统的精神实质。
许多第一次看到潘惊石作品的人都会受到不小的触动——“原来印钮还可以这样刻的”。他的成名作《商颂》是一组以商文化为原型的印钮,其中《玄鸟》取自《诗经 · 商颂》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造型脱胎于青铜语言;《知秋》则借径于诗句“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的隐喻。与古为新,重要的是放宽文化的视野,而不能局限于地域性民间技艺的师承授受。
“水纹”系列是潘惊石最具创意的作品之一。天风海浪,波谲云诡,如此壮阔的场景竟然由无数根细若发丝卷舒自如的线条构成,而其中龙鳞隐现,气象万千,精微与广大在有限的块面上实现了奇妙的统一。他的灵感来自于南宋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水图》。马远《水图》共十二幅,描写了不同状态下的各种水势,潘惊石的“水纹”系列则显示了创作者对物象的概括能力和过人的技法功力,每件作品的构图各具特点,对水的表现也颇具变化,或平静、或澄深、或回旋、或冲撞,以方寸之地展百里之遥,呈自然之道。
我们从潘惊石的创作过程起码可以得到两点启发:首先,造型艺术本身是一个不断延伸拓展的开放系统,无论远古彩陶上稚拙的纹理,还是汉代漆器上飘逸的凤纹,在今天仍然表现出一种生命活力,感动着现代人。其次,艺术家必须寻找出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借古开今,从而创造出蕴含时代精神的新的语言和形式。雕刻创新的切入点不外乎题材和手法。以题材论,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取之不尽,用之无竭;以手法论,前人并非不可逾越。这两个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探索空间。
今年3月份,故宫博物院接受了潘惊石等12位当代寿山石雕刻家捐献的12件寿山石雕作品,并为他们颁发收藏证书。此举填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故宫博物院收藏当代寿山石雕作品的空白。对此,潘惊石认为,能够参与这样的盛事是一个雕刻家莫大的荣幸;寿山石乃“天赐瑰宝”、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自己在从艺生涯中,对前人创造的艺术传统,对手中的雕刻材料,抱有一份虔敬的心情;同时也意识到,在这个信息丰富、文化多元的时代, 既然已经站到了寿山石雕艺术实践的前沿,就应该通过自身的文化积累、灵感和技艺,本着为每一块石头负责的态度,有所创造,有所建树,力图赋予作品以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潘惊石的思考和创造将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并影响着寿山石雕艺术史的写法。
拍卖场次 : 现当代雕刻艺术

lot:2604

更多潘惊石 寿山芙蓉石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