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白天填金刻御题诗龙纹如意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 5,000,000-8,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品描述 : “臣三宝恭进”款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辩理特殊竞投号牌。
此如意取整块和田青白玉材雕琢而成,体量巨大,玉质莹润,几无绺裂瑕疵,造型规制严谨,雕工精湛,并刻乾隆《咏白玉如意》御制诗一首,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如意首为标准的四瓣灵芝云头,上面浮雕一条正面五爪蟠龙,龙发成绺状立于脑后,恰似当风飘拂,叉状龙角冲天直立,龙睛怒突,眉似火焰,龙须翻卷上翘,龙身盘曲夭矫,龙爪回勾似鹰爪,充满动感,力道十足,神态极尽威武森严之势。如意柄隆起的中部高浮雕一螭龙,螭首与如意头部的蟠龙相望,螭身盘曲成S型,四爪着力肌骨饱满极富有张力。与汉代玉螭龙剑饰风格一致,体现了乾隆宫廷尊崇“汉玉”的师古之情。如意柄横断面为矩形,边楞角度精准,边线平滑利落,柄尾端呈尖角圭状,其上亦高浮雕一小螭龙,形成首、中、尾三部分完美的呼应。与一般形状圆润者不同,此如意整体给人以规制庄严之感。对于龙纹,历来古玩鉴定时常说能从不同时期的龙看到朝代的兴衰,国力衰落时的龙呈现疲弱之态,而国力昌盛时的龙则呈腾跃张扬之状,今观此如意之龙纹的凌厉之势即知应为乾隆盛世之物。
在如意头下方,柄的上部阴刻填金为作于乾隆1771年的御制诗《咏白玉如意》,曰:“盈尺和阗玉,良工琢曲琼。惟坚待为错,曰白自含英。底藉公孙辨,还嗤惠子鸣。指挥供代语,静默足沉情”(见《乾隆御制诗 · 三集 · 卷九十三》)。字体非常见的宫廷馆阁体,而纯以中锋运笔,朴拙生动,有南朝碑刻《瘗鹤铭》之神采,具有极高的书法造诣。这种特殊书法的出现或许与御制诗中探讨的是“战国魏晋”的名家玄学命题有关。柄背部阴刻描金“臣三宝恭进”五字,为典型的馆阁体楷书。柄尾系缀一条绿色原配珊瑚珠丝绦穗,丝绦上结一盘肠结。
三宝,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四年入仕,授内阁中书之职;四十四年,官拜东阁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和湖广总督;四十九年卒,谥号文敬。三宝喜读宋诸儒书,大节不苟,深得乾隆帝赏识,晚年曾为上书房总师傅。
查阅乾隆《御制诗三集》,发现此诗作于辛卯年正月一日。而清代大臣有正月初一向皇帝献如意贺岁的传统由此推断此如意很可能是三宝恭进后,乾隆当即留下赋诗再命造办处玉工刻字的御用心爱之器。“如意”的最初的实用用途为搔杖,搔痒可如人意,故名。佛教的持器,僧人讲经问道时传递之表示授权主讲之意,后来成为豪门权贵拿在手中的一种装饰玩物,其作用有如六朝时最时兴的“麈尾”。贵族士大夫在清谈时手持如意直指四座,既助谈兴又增风雅。因为常不离手,所以又称“握君”。乾隆帝另一首有关如意的诗中就有“巧匠琢荆玉,雅堪号握君”之句。到清代如意更被视作吉祥的瑞器,成为朝贺、祝寿、喜庆时不可或缺之物。大臣向皇帝进贡如意,皇帝赏赐大臣如意成为一种时尚,此件如意就是乾隆年间大学士三宝进献给皇帝之物。
凡属清宫皇家御用物品以铭刻御制诗文者为最高级别,大臣进献给皇帝的器物一般是不会刻有御制诗的,只有皇帝从成百上千的贡品中选中的极为喜爱的精品才能荣膺御题,并由清宫造办处镌刻在该器物上,这件如意由乾隆朝中后期的重臣三宝恭进,正面刻有乾隆御制诗文,应是清宫如意中最高等级的乾隆帝御用之物。
御制诗大意如下:首两句讲此如意以长度超过一尺的整根和阗美玉雕琢而成,堪称美玉良工。按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新疆准格尔部、回部后,和阗玉料开始大量进贡,清宫大型玉器的创作始成为可能。御制诗作于乾隆三十六年,正良玉美材最为充沛之时。接下来的四句诗乾隆则把我们带回了手挥如意、扪虱而谈的魏晋玄谈时代,乾隆皇帝化身为一位哲学家,以白玉如意的既“坚”且“白”加字命题。在乾隆看来,“智慧”的辩者生硬地分离“名”、“实”是没有意义的,“坚”和“白”的特性统一地存在于这柄白玉如意中。最后两句诗乾隆则以道家“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态度沉默不语了,停止争辩。他又还原成一个人间帝王,手挥如意指挥天下了。玉如意与御制诗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乾隆皇帝的“内圣外王”之期。这柄如意堪称是一柄苏格拉底式的“哲学王”的如意。今人是否也能面对这件静默的此件如意联想到当年乾隆帝手握它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风采呢?不妨在“静默”中“沉情”一试。
纵观近十年国内外拍卖场中,上拍的大型玉如意不下百件,但有御制诗的却寥寥可数,且此件如意无论从材质、尺寸、形制及配饰上都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同为三宝进贡的御题诗蟠龙如意极其相似,只纹饰上有所不同而已,似为当年同一批进贡而被乾隆选中荣膺御题之物,其珍贵于此可见。
参阅:清乾隆 青玉御题诗蟠龙如意,清宫旧藏,《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下)》,页45,图36,其上亦有“臣三宝恭进”刻款。
lot:7193
更多清乾隆 白天填金刻御题诗龙纹如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