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生 NO16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350,000-450,000

拍卖日期:2007-11-05 0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2007秋拍
作者 : 李华生
年代 : 2003年作 1990/2000年代
尺寸 : 97.5×176.5cm
创作年代 : 2003年作
钤印 : Li Hua Sheng 李华生 2003.7
著录 : 李华生 1998年,一直致力于抽象画创作的艺术家王川因为癌症返回成都,与老朋友李华生交往甚密,见到李华生的新作大加赞赏。只有线条的方格子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未止。我就是在这个时候与之相识的。记得1999年策划《互动时代的文化方位——长江上中游七省一市中国画展》时,邀李华生参加就是因他的“线格子”。当时华生犹豫不决,结果是我强迫他拿了尚未托裱的作品参展。接下来,则是推荐他参加1999年成都《世纪之门:中国艺术邀请展》和2000年《上海双年展》。李华生的抽象水墨由此进入画坛展示和批评视野。对其画风陡变,好评如潮,且引数例: “我非常注意从黄宾虹到新文人画的山水,其中积墨的皴法有一种越来越密集的倾向,这有一种抽象性,但是没有彻底抽象。1987年陈向迅的抽象,尤其是1998年你(李华生)的作品出现,成为一种里程碑”。 —— 中国批评家栗宪庭(2003年) “虽然李华生放弃了那种‘变化多端’的书法性笔墨,并不等于他放弃了笔墨,更不等于他放弃了书法性。相反,他更重视书法线条的特性本身,并把它限制在中性的‘线条痕迹’的层面上。这样可以出去除自我的妄想,躲开现实形象的限制或者文字的约束。所以,那书法性就更为自由和纯粹,他的线性也就更为独立”。 —— 中国批评家高名潞(2006年) “李华生通过‘麻布口袋’躲避现实,其精神的出发点与古人非常相似:画家通过‘格子’构成的世界去回避水墨语言的重复,其观念的基础属于当代范畴。这样,李华生便将古人类似‘气韵’或者‘意象’这样的词进行了重新解释”。 — 中国美术史家吕澎(2007) 对于李华生抽象画时期的作品,我的理解是:李华生放弃山水写意的所谓表现,是要返回人生对于时间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寻找一种抽象形式以寄居个体。在一种不厌其烦的重复性绘制中,不仅笔墨工夫丧失了写意的可能性,而且面临着失去意义的难题。正是这样一种包含着质疑与追问的工作过程,让人经历体力.心力.精力的考验,让时间作为生命过程真正浮现出来,成为对于个体生命终极意义即对于虚无的描绘。这种描绘是过程性的.无言的和在形式中反形式.在笔墨中反笔墨的。如此抽象化的具体的行为过程,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形式追求与文化反叛,而属于当代艺术后抽象不回避人生体验的范围。李华生创作的意义可以浓缩在他自己说的一句话里: “我的感受是难受,可心甘情愿地难受也是一种自由”。 — 王林
拍卖场次 : 中国当代书画

lot:769

更多李华生 NO16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