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14-15世纪(丹萨替) 铜鎏金止贡巴·仁钦贝像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2,800,000-4,8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年代 : 西藏14-15世纪(丹萨替)
尺寸 : 高32cm
: 此尊精美的上师造像的身份为止贡巴·仁钦贝(1143-1217),是噶举派的高僧,康区甘孜州人,因为创建止贡寺,所以又称为止贡巴。他得到帕竹噶举创始者——帕木竹巴·多吉杰布的真传,由于他证悟的境地很高,又持戒甚严,且有很强的神通力,所以得到时人的尊崇,门徒颇多,每当公开传法时都会有十万以上的僧众前来参加。佛教事业兴旺,一般佛教界都尊称他为“吉天颂贡”,意为“世间怙主”,是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支派止贡噶举派创始人。其造像有几个固定的特征:着袒右肩式袈裟;右手作触地印;拥有高颧骨、招风耳这样鲜明的样貌特征。
丹萨替寺风格造像
11世纪始,西藏佛教后弘期先后出现了五大教派,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中,噶举派大约在元末明初开始成为了以政教合一方式统治西藏地区的教派,丹萨替艺术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丹萨替造像出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丹萨替寺,是丹萨替寺祖拉康大经堂内供奉的历代住持舍利灵塔上供奉的佛像。历史上丹萨替寺建造了数座舍利灵塔,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寺庙被毁,这些舍利塔无一幸免,但难得的是留下了少量的塔身构件,主要是佛像和一些带有佛教雕刻的残件。1948年,意大利藏学家朱塞佩·图齐(Giuseppe Tucci,1894-1984)携同法国摄影师皮埃尔·弗朗西斯科·梅尔(Pietro Francesco Mele)到访丹萨替寺,首次发现并发表了丹萨替寺舍利灵塔及其雕塑的图像作品,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外学者又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于是一种重要的西藏佛像艺术风格——丹萨替造像风格被确立出来,而流散于世界各地的丹萨替造像也逐渐浮出水面。随着学术界对于包罗万象的佛教艺术持续挖掘,丹萨替造像以无可替代的风格成为佛教艺术中的璀璨篇章,享誉国际,成为在市场上深受行家青睐、藏家追捧的佛像艺术品种。
止贡巴·仁钦贝(1143-1217年)
丹萨替寺的创建始祖是帕木竹巴,帕木竹巴在世时完成了两个天然山洞和一处茅蓬的建造,只能算作一个修行的场所。直至帕木竹巴圆寂28年后,由帕木竹巴的众弟子合力建造了宏伟壮观的大经堂及其寺院附属建筑,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即是止贡·仁钦贝(1143-1217年)。止贡·仁钦贝为西康丹玛(今四川邓柯县)人,属于居热家族,部分史料中称为“居热大师”,简称止贡巴。大师自幼受到佛教良好熏陶,据史料推断应是在1168年拜帕木竹巴为师。帕木竹巴大师曾授记:将有一位证得十地果位的菩萨传续教法及加持,所指即止贡巴·仁钦贝上师,因领受帕木竹巴大师的完整教法、秘密口传、灌顶及证悟的加持等,得到帕木竹巴的真传,密法修证极高,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每当公开传法时都会有十万以上的僧众前来学习。在帕木竹巴大师圆寂之后,公元1177年至1179年,止贡巴·仁钦贝接掌帕木竹巴大师,住持丹萨替寺,1198年,连同其他几位弟子共同扩建了丹萨替寺,并修造了第一座舍利灵塔,开创了光辉灿烂的丹萨替寺艺术风格。在《止贡法嗣》中记载:“至尊(止贡巴)虽住止贡,但仍关心着丹萨替寺。此时诸空行母把围绕在九尊主神的二千八百天众用马尾毛迎请到至尊眼前,于是至尊铸造了众生怙主帕木竹巴的金铜吉祥灵塔。从此就有了铸造吉祥灵塔的传统。”及至13世纪晚期,因为和萨迦派的纠纷,元世祖派兵攻打止贡并毁其主寺止贡寺,使其势力受到削减。到明代,止贡噶举还是相当兴旺,其领袖受封为阐教王并从此开始了世袭制度。由相关记载中可知,止贡巴创造了丹萨替寺第一座舍利灵塔,而丹萨替艺术来源于大殿的几座舍利灵塔,故可进一步说,止贡巴就是丹萨替造像风格的创始人。
在住持止贡寺期间,他曾三次回访丹萨替寺,且每次都送去大量经卷、宝石、佛像等财物,给予丹萨替寺财物上的大力支持。由止贡巴开创的丹萨替寺艺术风格,浓缩了十三至十五世纪西藏佛教艺术的巅峰成就。
完美工艺 再现大师风采
本尊止贡巴造像,塑造了大师年轻时的样貌。止贡巴·仁钦贝被视作龙树菩萨(Nāgārjuna)的化身,龙树菩萨的地位又常被认为与释迦牟尼佛地位相当,故仁钦贝造像常常以经典的佛陀成道姿出现——即手施降魔触地印,座前嵌半杵。大师像头部浑圆,发际线清晰规整,呈明显弧形,接近两旁鬓角部位转折僵直、棱角分明,是止贡巴造像的突出特点。面部刻画写实,双颊圆润,眉弓劲韧,双唇偏厚,微微带笑,神态坚定从容,高高的颧骨和明显的招风耳是其鲜明的形象特征,如同上师真身再现。身姿挺拔伟岸,臂膀圆润厚实,四肢粗壮有力,结构匀称。内着交领僧坎,外披袒右肩袈裟,衣纹薄透贴体,躯体起伏变化尽显无遗。袈裟上以立体浑圆的连珠串连成线,间隔出均匀的福田格纹,象征大师广种福田、修为广大无边。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双腿结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如同佛陀成道时的姿势。同时脖颈处三道蚕节纹,有如佛陀像相好之态,被认为是金刚座释迦牟尼佛的象征,这一点与对止贡巴的记载也是相符的。手指修长灵动,掌心肥厚,脚趾刻画生动逼真。莲座造型宽大,上下边缘各饰一道连珠纹,双层莲瓣精致漂亮,片片饱满有力,层次分明,上下对称,排列整齐,观感极为舒适,远非一般造像可比。
本尊造像精雕细琢,鎏金水亮厚重,层层堆迭出如此完美的艺术作品,可见一定是极重要的人物。通观此像的整体与局部,可谓造型完美,风格壮伟,雕刻精细,形象生动,气势非凡。从其雕刻技艺和艺术表现来看,应当来源于丹萨替寺,出自一位雕塑大师之手。因为它的全身多处表现出丹萨替造像鲜明的风格特点,如伟岸的身躯、圆实的肩膀、壮实修长的四肢、亮丽悦目的鎏金。据丹增白玛坚赞(bsTandzin pad mai rgyal mtshan,1770-1826)的《止贡法嗣》(Bri gung gdan rabsgserphreng)记载,仁钦贝拥有为数众多的弟子和富有的王室供养人,他们曾为其制作镀金精良的金属雕像,流传后世。同题材造像,可参考欧洲绅士收藏一尊14至15世纪止贡巴造像,高约23.3厘米(参阅2);相比之下本件作品造型完美,鎏金华丽,庄严肃穆,不仅生动表现了止贡巴大师真实的形象特征,而且具有丹萨替造像的鲜明特点,同时也是目前市场及各大艺术机构中十分罕见的大尺寸止贡巴·仁钦贝造像之一,实属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参阅:1.《西藏丹萨替寺历史研究》,黄春和,文物出版社,2016年,61页。
2.Portraits of the Masters: Bronze Sculptures of the Tibetan Buddhist Lineage, Donald Dinwiddie编,Oliver Hoare Ltd. 出版,2003年,192-193页。
拍卖场次 : 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
拍卖时间 : 2023-06-11 20:3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1楼C厅

lot:3028

更多西藏14-15世纪(丹萨替) 铜鎏金止贡巴·仁钦贝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