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 剔红螭龙牡丹纹僧帽壶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RMB:600,000-9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年代 : 明万历
尺寸 : 宽23cm
: 本品整器纹饰层次清晰,细节表现丰富,布局恰当,风格古朴雅致,乃明代万历时期剔红典雅之作。
嘉万雕漆,盘碗器物屡见不鲜,但如本品僧帽壶造型者实属罕见。本品口似僧帽形,长弯流,曲鋬,一端贴于腹间,一端贴于帽沿。长颈,圆硕腹,圈足。僧帽壶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为藏族佛教用器,多由金属制作。类似造型常见瓷质僧帽壶,始烧于元代。明永乐、宣德年间因汉、藏文化交流频密,景德镇御器厂曾烧制大量僧帽壶,以永乐甜白釉僧帽壶闻名天下,一般有光素、暗刻莲纹、经文、八吉祥纹等数种。从器形而论,此件珍罕的僧帽壶代表了中国艺术中不同门类之间交流和影响。
翻阅公私馆藏及市场流通的瓷质僧帽壶,壶嘴均呈鸭嘴状,流与颈部流槽相通,本品在承袭整体造型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腹一侧设长弯流,流与颈之间以云形板连接,更加美观实用,设计巧妙。而且,此例剔红僧帽壶一改素简的面貌,器身满剔牡丹纹,富丽华贵。这一变化是时代风格使然,这类缠枝花卉纹在青花瓷、掐丝珐琅等众多元明器物上都屡见不鲜。与青花瓷和掐丝珐琅不同的是,在漆器上缠枝花的构图紧密较少露地。壶身颈部及腹部上以菱花锦为地,上下剔红共雕六朵盛开绽放的牡丹花,俯仰转和,韵律雅致,娇美欲滴。花间衬托以饱满舒卷的枝叶,花叶起伏婉转透出千姿百态情茂,叶脉刻划细腻自然,布局巧妙,疏朗大气,令人赏心悦目,牡丹花像征富贵吉祥。僧帽外壁、长弯流、曲鋬外侧分别以菱花锦地、海水纹地为地,剔红雕螭龙衔灵芝纹,矫健螭龙衔芝在云中盘旋,翻腾跃动,可寓“灵仙祝寿”之意。口沿内侧、肩部、曲鋬内侧、流与颈之间以云形板等地满饰菱花锦地装饰。足墙雕回纹,一波三折,连绵不断。底髹黑漆。全器漆色鲜红,色彩纯正,布局层次分明,雕刻筋脉舒卷有力,刀法浑厚宛转,藏锋不露,磨工精细圆润,典型的明万历官造漆器,极为珍罕。
同时期的剔红僧帽壶寥若星辰。翻阅各大公私收藏,只见纹饰相类者,欧云伉俪珍藏旧藏一例,于2019年3月20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0807号,“明15/16世纪 剔红缠枝牡丹纹纸槌瓶”,器身较圆,亦是剔红雕立件,其上亦饰此类缠枝牡丹纹,与本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资比较。另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一例“元 杨茂款剔红缠枝花卉纹渣斗”,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元明漆器》,香港,2006年,页4-5,图版2。可做参考。
记中国嘉德春拍“明霞馆”专场的两件重要漆器
本次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出现了两件非常珍稀的雕漆器。雕漆是宋元明清时期现存数量最多的漆器品类,其制作方法是:先在胎骨上髹涂一定厚度的漆,少则二三十道,多则上百道,每髹一道,须经半天左右时间晾至半干,之后才能雕刻花纹。
中国古代文明是大陆型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特点有二,一个是定居,另一个是不违农时。春播,夏作,秋收,冬藏,“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同琢玉一样,雕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耐性、韧性及有序性,可以视作大陆型农耕文明在宋以后的一个杰出代表。
一 乾隆款剔红落花流水三鱼纹圆盒
此次上拍的乾隆款剔红三鱼纹圆盒(图1)直径15厘米,高6厘米,呈平顶,直壁,平底,《长物志》等文献称之为“蔗段式盒”,乃明清宫廷御用漆器非常流行的一种款式。盖面及外底皆装饰三条鱼儿在落花流水中嬉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令我们不禁联想到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名句“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棹歌》)。当观赏者将盖面和底面放在一起时,会发现两组图案的鱼尾方向相对,而非相同,为其带来比较灵动的视觉感受。本拍品红漆鲜艳,黑漆光亮,雕刻细腻,鱼纹棱角分明,水波纹细如发丝,与乾隆雕漆的特点相符,显见盖内工整的乾隆款应属原刻。由于髹漆较厚,纹样雕刻更为立体,也比其它尺寸接近的漆盒手感稍重一点。
两岸故宫收藏漆器两万馀件,是全世界收藏明清宫廷御用漆器最丰富的博物馆。然而,采用双面雕刻的乾隆御用蔗段式盒不超过十件。其它公私机构中,更属凤毛麟角,似乎只有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的乾隆款剔红扳指盒(图2)可资参考。本拍品的稀缺性由此可见一斑。
就纹样的相似度而言,本拍品和苏富比春拍者应源自造办处的同一样稿,惟尺寸稍大。故宫收藏的剔红三鱼纹圆盒(图3)、飞鱼纹圆盒(图4)同样制作精细,风格接近,但在构图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且三件皆属单面雕刻,制作难度较之本拍品略低一筹。
故宫收藏的一对乾隆款剔红海兽纹圆盒(图5)系双面雕刻,无论水花的形态,抑或两组海兽纹的图案设计,都和本次拍卖的三鱼纹圆盒如出一辙。同样因为漆层肥厚,把玩时会有略重的手感。总之,本拍品直径15厘米,是风格接近的几件漆盒中尺寸最大的一件(参见图2至图5)。
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十七年七月十四日交雕漆扁圆盒一件,传旨:配装扳指七件。九月二十三日传旨:扁圆盒内扳指上配一紫檀木屉,装御制诗册页一册,上面安盖,盒盖里上刻诗。一周后又旨令广木作:将盒内字磨去,另补漆刻字。(《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19册,页66、121)本条档案同苏富比扳指盒的现况大致相符,该件漆盒的制作时间应在乾隆十七年七月或稍早。
乾隆十八年五月初六日交雕漆海兽圆盒一件,传旨:着交苏州照一模一样做雕漆圆盒二件。乾隆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做得红雕漆海兽圆盒一对,配锦匣、锦袱,入干清宫时做上等。(《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19册,页421;第20册,页144)故宫收藏的一对乾隆款剔红海兽圆盒同档案记载吻合,当属乾隆十九年做得者。
本拍品同上述三件漆盒的风格极为近似,理应同属乾隆早期制作的御用器。乾隆十七年,传旨在苏富比三鱼盒内盛放扳指以后,从十九年起,直至二十六年,先后在屉盖正面、屉盖背面、盒底、盖内、屉外底镌刻五首歌咏玉扳指的诗文。在表达喜爱该组扳指的同时,也暗示了对于盛装扳指的雕漆盒的珍视。将剔红海兽圆盒列入干清宫“时做上等”,彰显皇帝极度推崇漆层肥厚、双面雕刻、精工细作的艺术风格。嘉德春拍的三鱼纹剔红圆盒在当年想必同海兽圆盒一样受到乾隆皇帝的看重,存放在养心殿等经常光顾的宫殿,便于随时赏玩。之后或因赏赐,或被偷盗,才辗转流落民间。
装饰三鱼纹样,谐音“三馀”。何谓“三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泛指空闲时间。裴松之注《三国志》有云:“读书当以三馀。”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男儿事业在三馀。”
或许因为双面雕刻的蔗段式漆盒耗时费工,过于奢华,即便纹样更为立体、生动,即便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乾隆皇帝并未下令大量制作,致使如今的公私机构都极其罕见。本次嘉德春拍的三鱼纹剔红圆盒可谓乾隆年间御用漆器的巅峰期代表作!
二 万历剔红僧帽壶
除了乾隆款剔红落花流水三鱼纹圆盒,本次嘉德春拍夜场还有一件罕见的剔红牡丹纹僧帽壶(图6)。帽沿和壶柄装饰衔芝螭纹,颈部和腹部在锦地上雕刻牡丹花,根据漆层较薄,锦纹较大,刀法快利,纹样的棱角清晰,很少打磨,同元末明初的打磨圆熟风格迥异(参见故宫收藏的剔红御制诗百花图长方盘,图7),其制作年代可以大体推定在嘉靖至万历时期。整件器物造型规整,纹饰刻画细腻,写实生动,牡丹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作花王,皆暗示了剔红僧帽壶的宫廷御用器身份。
众所周知,明代御用漆器中极少壶类造型,比较著名的几件包括:日本德川美术馆的剔犀杏圆扁壶(图8)、故宫的嘉靖款剔红龙凤纹瓜棱壶(图9)、时大彬款剔红方壶(图10)、剔犀葫芦式执壶(图11)。僧帽式壶似属首次发现。
僧帽壶明显是藏传佛教影响的产物。明代皇帝大都崇奉藏传佛教,对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区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的统治政策。南开大学的何孝荣教授按照崇奉的具体表现和程度,分为三个阶段:洪武-宣德、正统-正德、嘉靖-崇祯。第一阶段的洪武-永乐时期崇奉较为节制,宣德朝开始大量封授、供养藏僧,克制渐少,肆意日增。第二阶段的诸位皇帝大都平庸佞佛,生活奢靡,其中,正德和成化两朝对藏传佛教的痴迷达到顶峰。嘉靖皇帝鉴于正德崇佛之弊,采取一系列措施禁绝佛教,宣导道教。隆庆以后,诸帝尽管仍旧崇奉藏传佛教,但限于国家财政匮乏,局势动荡,信仰的程度又转为节制。
因嘉靖皇帝禁绝佛教,本拍品的制作时间可以进一步细化到再次推崇藏传的万历皇帝当政时期。实际上,从传世的明代宫廷御用器观察,典型的藏传佛教因素并不多见,除了僧帽壶,还有摩竭纹、梵文、藏文等作为装饰图案,只因数量稀少,尚未引起收藏家的足够重视。
随着汉藏文化的交流融合,藏传文化因素也在发生改变。例如摩竭纹,明早期的形象较为凶猛(图12),明中期身上满布鳞片,想必同中国传统龙纹及麒麟纹的影响有关(图13)。万历年间又出现龙头、双腿、三爪、卷草尾的异兽装饰,应属受摩竭影响的产物(图14)。
提起明代的僧帽壶,大家经常想到官窑瓷器(图15)。瓷质僧帽壶主要见于明代宣德时期及清代雍干时期,或单色釉,或青花,两岸故宫共计三十余件。未见晚明制作者。
本拍品的造型与瓷器相比,存在显着区别,但依旧填补了僧帽壶在明晚期的空白。除了汉藏交融的原因,可能也在暗示万历皇帝对于藏传佛教的不同理解。
总之,精美的剔红僧帽壶是一件孤品,它的出现,为研究藏传佛教在明代晚期宫廷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文 / 杨勇
拍卖场次 : 明霞馆
拍卖时间 : 2023-06-11 17: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B1楼A厅
lot:2802
更多明万历 剔红螭龙牡丹纹僧帽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