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陵 人·管道4号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400,000-6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2年秋季拍卖会
作者 : 宋陵
作者生卒 : (b.1961)
年代 : 1985 年
形式 : 纸本 水墨
尺寸 : 90×146.5 cm. 35 3/8×57 5/8 in.
: 发表
《重现的镜子—宋陵》,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4年,第49页

展出
“重现的镜子—宋陵(1985-2013)”,201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今日美术馆,北京
“重现的镜子:宋陵回顾展(1985-2015)”,2015年5月23日至6月2日,浙江美术馆,杭州

作为参与“’85新空间”展,发起成立“池社”的主要艺术家之一,宋陵的艺术作品与同期的张培力、耿建翌等艺术家一样,带有一种冷漠感,抑制表现、强调传达一种“现代意味”,反映城市化的问题。从艺术家的毕业作品《大海铺路人》,到“85新空间”展的《管道》系列,再到“池社”期间的《无意义的选择?》系列,都围绕着该艺术理念。这不仅是宋陵个人艺术发展的脉络,更代表了整个“池社”从发生到结束的发展历程。
由于家庭氛围的影响,宋陵进入浙江美术学院选择了国画系,然而他并未承继传统国画的创作思路,而对超现实主义及波普艺术产生了兴趣。毕业后宋陵被分配在浙江画院成为专业画家,在这期间他到上海宝钢的化工厂及造船厂参观了为期一个月,当看到巨大的管道与其中忙碌的工人,这无疑加深了他对工业文明的认识。在“管道”系列中,管道的冰冷与面无表情的工人被完美再现,他们以一种超现实、异化扭曲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给观者带来一种难以言说的冲击。而作为系列中尺幅较大,人物脸孔描绘最鲜明,也最接近现实情境的一幅,《人•管道4号》极为明显地呈现了艺术家兴趣的转变和对工业、人性问题的焦虑。
本作中,宋陵虽然仍以水墨作为主要语言,但从中我们已经丝毫看不出传统国画的审美标准。相较于之前冷峻的超现实手法,《人•管道4号》将画面定格为一个真实场景:在黑、白、灰色管道组成的冰冷、机械化工业环境中,两个带着头盔的男人神色各异。左侧的男人有着一张符号化、毫无特征的脸,如机器般凝视着右前方的目标;右侧男人眼睛被帽檐阴影遮住,但面部显然流露着迷茫神情,无论是对同伴,还是周遭陌生的环境。
在宋陵看来,画中的人好像已经不是原来的人,身上那种熟悉的、让人觉得亲切的东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工业社会中的一台机器,或者机器管道中的一个零件。这些人是变形的、异化的,他们面容冷峻,没有喜怒哀乐,彼此面貌特征相似,就像一批活动的机器人。
这批作品完成后参加了“’85新空间”展,以超现实主义冷峻手法预言了工业化发展时代的人性矛盾,并在评论界引起巨大反响。这次展览提出了是“现实冷冰冰,还是作者冷冰冰地面对现实”的问题,反映了即将到来的工业化发展的普遍心理矛盾,这种矛盾在《人•管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宋陵认为,绘画有其自身的规律:“我的画就想帮助你脱掉那沉重的有色镜,让你重见光明。”这也许说明了为什么在“新空间”展上,《人•管道》会比同类题材的作品更为引人注目。
“’85新空间展”之后,由张培力、耿建翌、宋陵等人发起成立了“池社”,他们着重强调了艺术的“纯粹性”、“庄严性”,并且强调了:“池”的意思,旨在强调“浸入”的状态。“池社”成立后,进行了四次集体创作,宋陵参加了每一次的集体创作,并认为这是一种“把艺术还给人民,让艺术跟生活结合的方式”。然而短短两年后,“池社”自行解散,轰轰烈烈的“’85美术运动”濒临谢幕。在全国艺术界联合起来筹备“八九现代艺术大展”时,宋陵选择了远赴澳大利亚,远离了90年代至今“乱花迷人眼”的中国当代艺术圈。
在学界热议水墨形式问题及其精神性的今天,宋陵依然秉承着艺术最本真的原初:绘画当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包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现实的兴趣。在纷乱的当下,这件精彩的作品展现了一种专属于八十年代的纯真,也是宋陵给今日艺术最好的回答。
拍卖场次 :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拍卖时间 : 2022-12-14 20: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1584

更多宋陵 人·管道4号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