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 湖畔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2,000,000-3,0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2年秋季拍卖会
作者 : 庞薰琹
作者生卒 : (1906-1985)
年代 : 1948 年
形式 : 布面 油画
尺寸 : 33×31.5 cm. 12 1/2×12 3/8 in.
签名 : 琹 HIUNKIN
: 发表
《庞薰琹》,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2006年,第198页

来源
现藏家直接得自艺术家家属

读画录又将启程······
读画,感觉是在讲一个故事,为了阅读时的顺畅体验——尤其是当阅读在手机上展开时,我没有加注,看起来似乎无凭无据,而“无一笔无出处”,又有谁知?可与智者道,难于俗人言,不胜惶悚也。
这回变一变,我邀请你,和我一起,从空空落落、无知无识地面对一张画开始,我坦白我所有的资料,也袒露我思考的过程,我会合盘托出我的困境,我的不解,我的难题。没有任何预设的结论,甚至,我根本就不打算作出什么结论,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往昔,是现代史上最有才华的一个中国人,他有高贵的出身,他也睁眼看过世界,这是他在上个世纪中期留下来的痕迹。可到了最后,他的女儿,庞壔写到:“我的父亲庞薰琹直到生命的终结,一直是场悲剧”,她给庞薰琹编画册,写编后语,这句话是编后语的开头。那么这一切是为什么?有答案吗?你完全可以作出自己的结论。我只是邀请你,用最舒服的姿势,如同乘一叶扁舟,蜉蝣于天地,咱们能行多远,便行多远。
我们面对的是一张33厘米高,31.5厘米宽的布面油画,尺幅不大,粉墙黛瓦,屋舍俨然,波光云影,岸芷汀兰,画的是江南寻常好风景,乍看之下,平平淡淡,无关宏旨,似乎并无可叙之处。
右下角有一个签名,用墨线画了一方印,仔细看是一个“琹”字。他在绢本纸本上钤印,在油画上画印,是常见做法。“琹”字下,有一行字母,仔细辨认,方可看出,正是“HIUN KIN”,这是庞薰琹的法文名。
这张画有一个最可靠的出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大型画册《庞薰琹》,苏立文(Sullivan1916-2013)亲自撰文,庞薰琹女儿庞壔策划并撰“编后语”,庞薰琹外孙女林延作美术设计。画册中大部分作品出自庞薰琹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极少数为家属和私人收藏。这张画在画册上的名字是:“1948年《湖畔》”。
如果不面对实物,很难辨认出HIUN KIN这几个字母,很小,而且模糊,过去,没人注意。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因为到目前为止,在庞薰琹的传世作品中,只有6件带有HIUN KIN签名,都非同凡响。
其中庞薰琹美术馆收藏3件,分别为:○11929年《人像(法国老妇)》,○21936年《烛影》,○31938年作《这是人类文明吗?》。中国美术馆收藏1件,为1930年的《绿樽》。另外有一件1947年庞薰琹任教于广东省立艺专时期的作品《构图》亦为HIUN KIN签名。以上5件,均为庞薰琹大名作。加上这件《湖畔》,公私收藏,累计就有了6件HIUN KIN款作品。自有拍卖以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以HIUN KIN法文名署款的庞薰琹油画。
庞薰琹1925年8月留法,1930年1月回国,HIUN KIN的发音接近威妥玛式拼音,HiunKin Pang即为庞薰琹在法国时的名字。留法时期的油画,我们能见到实物的,只有一张,藏在庞薰琹美术馆的1929年《法国老妇人》。回国后,从1931年和倪贻德等人发起决澜社,到1935年决澜社第四次展览后解散,他在油画上常用HIUN KIN或HiunKin Pang签名。这一时期作品绝大多数毁灭于战争和动乱,只能从1930年代的《良友》、《艺术旬刊》等杂志中得见一斑。到了1940年代,他的创作转向两个系列,一是线描的仕女人物(这类作品,庞薰琹自己多称为“线描”而非“白描”,中西之间,独创一格,1984年第2期《美术》杂志有庞薰琹《线描》一文)二是贵州山民系列。线描仕女和贵州山民系列大多画在绢和宣纸上,皆以毛笔书法署款并钤印。从1940年代开始,他的油画也大多以中文签名,或是画一方“琹”字小印。本幅《湖畔》作于1948年,是他在杭州画的风景,这个系列总共画了10张,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有3张,3张之中,只有这幅署HIUN KIN,其余两幅署款分别为中文“琹”和画印“琹”,此件《湖畔》署以法文签名“HIUN KIN”,不知是否另有含义?吾不得而知。
以法文名署款的庞薰琹作品如此罕见,以至庞壔担心,日后HiunKin之名,将湮没无闻。在2006年江苏教育版的《庞薰琹》画册“编后语”中,她写道:“在中国,庞薰琹乃是庞薰琹,HiunKin Pang乃是HiunKin Pang,彼此似乎毫不相干,尤其现在加上拼音Pang Xunqing,几乎无人知晓此乃一人也。”
《湖畔》作于1948年,是一张风景画,画的是哪里?当我第一眼看时,也很茫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粉墙黛瓦,波光云影,是典型的江南。常熟,上海,杭州,都有可能,是哪一个?首先排除常熟。庞薰琹父亲庞祝潮1932年去世,母亲金芝年1936年去世,自1936年6月母亲去世后,直至1979年6月8日,整整43年,他未曾回过故乡。其次排除上海,1948年,他全年仅有3个月住在上海,现在可以看到两张传世杰作,画的都是他住处附近的洋房里弄。一张名为《蒲园》,一张名为《上海里弄屋顶》均藏庞薰琹美术馆,展过多次,常被引用。排除常熟和上海,就只剩下杭州。
杭州的判断首先得到文献印证。在《庞薰琹》画册中,198页《湖畔》、199页《傍晚》、200页《西湖》,这三张画的创作时间、题材、尺幅、材质,都完全一致。毫无疑问,画的是同一个地方,都是在画西湖,只不过角度不同,晨昏各异。细察原作,还有收获。《西湖》藏于庞薰琹美术馆,很少展出,2009年进京展,曾有惊鸿一瞥,现在几乎忘了。正巧,今年是决澜社成立九十周年纪念,由卢缓策划的“庞薰琹、阳太阳特展”正在庞薰琹美术馆举办,我特意去看了《西湖》原作,又有些新的感受:1在表现盛夏午后的浓荫上,画了一番功夫。2颜料很厚,浓荫滴翠处堆积出独特的肌理。在吴冠中1970年代的油画中可见到类似手法。3水岸交接处,用颜料堆砌出凸出画面的连续漩涡,有荷叶田田之感。本幅《傍晚》与馆藏《西湖》相比,采用了不同的手法,更加平面化,更注重对景写生基础之上,将三度空间压缩为平面,形成独特的抽象趣味。这也印证了文献记载:在杭州画的10张风景中,庞薰琹使用不同的技法,尝试新的探索。
1948年的西湖,大约有7平方公里,庞薰琹的这三张画,能作具体定位吗?我把三张画分别发给了一位住在西湖边的资深藏家,一位中国美院的艺术史教授,一位生活在杭州的极渊博的发小,发小又去找了杭州园林文化局的专家协助。我汇总一下他们的意见:1画的是西湖风貌,但建筑恐怕难寻,拆毁太多。2《傍晚》像老浙大红楼,即今天的孤山路28号浙江图书馆红楼旧址。3我关注的重点是《湖畔》,可能画的是过去“求是书院”一带,也可能是旧日的鼓楼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附近,这两处也是1940年代文艺人士喜欢聚集之处。4进一步确认,还需要从浩瀚的城市老建筑资料中辨认考订。
虽然暂时无法定位,但又与文献有了相互印证。1948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庞薰琹在杭州住在他的三姐家里。庞祝潮、金芝年夫妇生有二子二女,老大庞蓥,生平不详,住常熟;二姐庞和,住上海,曾任静安区人大代表,二姐夫金问淇,留学德国,妇科名医,有南金北林(林巧雅)之称;三姐庞颖,住苏州,三姐夫王仲桥比庞薰琹大一岁,也留学德国,也是名医,解放前为浙大教授,解放后任浙江医学院院长。庞薰琹本来也学医,在上海震旦读医科,后弃医从艺。薰琹在家最小,也最受宠,他的乳名为“南”,两位姐姐唤他为“南弟”。重要的是,1948年8月下旬,“南弟”带着弟媳丘堤,14岁的侄女庞壔和12岁的侄子庞均,一同住在三姐庞颖家里。庞颖、王仲桥夫妇家在老浙大宿舍,距“曲院风荷”和“平湖秋月”都很近。
我真应该去一趟西湖,从曲院风荷到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一带,多走几圈,或许会有发现。奈何我没有时间了,望知者告我。
庞薰琹一家四口这一个月的生活就是画画,每天早晨出门,各自寻景作画,下午回到庞颖家吃饭,交流一天收获。此时庞壔和庞均已经是知名小画家了,前一年庞薰琹刚刚为他们姐弟在广州做过画展。龙美术馆藏有一件丘堤名作《平湖秋月》,未署年,多处出版均标1946年作,我认为应该修订为1948年作,正是庞薰琹全家同画西湖之时也,1946年丘堤没来过杭州。王国维说双重证据——纸上与实物,实践中可能是多重证据,至少还要加上访谈和田野考察。
于是我们有了时间的锚点——1948年;也有了空间的锚点——杭州。建立了时空坐标,就可以长舒一口气了,且慢,读画的旅程才刚刚开始,问题也将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一个问题推动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可以说,我们真正地进行了一番探幽揽胜,也可能,有些问题将永远找不到答案。就像我们接下来要考察的庞薰琹在1948年的诸多决择,总是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最后汇聚成无法抗拒的命运。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1948年8月下旬,庞薰琹为什么要去杭州?因为本文未及加注,所以我格外要坦白工具箱。我手头大概有十几种和庞薰琹直接相关的文献,对我最有帮助的是以下6种。1庞薰琹著《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三联),2袁韵宜著《庞薰琹传》(北京工美),3庞壔策划《庞薰琹》画册(江苏教育),4庞薰琹美术馆编《庞薰琹研究》(江苏美术)5周爱民编《庞薰琹文集》(山东美术)6孙彦著《庞薰琹丘堤论稿》(上海人美)。工具性文献和间接关联文献要更多一些,例如:宋以朗著《宋淇传奇》,徐昌酩编《上海美术志》,王震编《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赵力、余丁编《中国油画文献1542—2000》等等。网络搜索更是有意外发现,例如庞薰琹自传《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正式出版前,1988年曾于《中国美术报》连载,连载文字更接近原稿,两两相校,一看便知,我在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中找到了这份历史文档。
回到问题——为什么庞薰琹1948年8月要去杭州?这个问题其实主观性很强,只有庞薰琹本人才知道——有可能他自己也不那么清楚。一个人一生的很多决定,都是糊里糊涂作出的。尤其是庞薰琹,他出身世家,天分极高,从小受宠,负才使气,聪明任性,有些决定,非常感性。
为何去杭州,可能性包括:
1展览日程已定,他需要一批新画。
袁韵宜在《庞薰琹传》中写道:“上海美术家展览会在大新公司楼上举行时,庞还以他的《杭州风景》参展。”此处有误,不是“上海美术家展览会”,而是“上海美术作家协会作品展览会”。
“上海美术作家协会”成立于1946年3月24日,庞薰琹为发起人及常务理事(理事有陈秋草、张乐平、刘开渠、李桦、吴作人、张光宇等)会址设在柳园(今长乐路672弄留园),协会每年于大新公司四楼举办展览,每次展品200余件,全部可售。庞薰琹展出了全部的杭州风景系列共10张,黄苗子买了其中一张,花费100美元,可惜此画毁于文革。
这个展览,袁韵宜的《庞薰琹传》写了,但庞薰琹自传不提,这是为何?当时,大新公司楼外树立了巨幅的蒋介石戎装像,有好几层楼高。展览窗外,就是蒋像,会不会是这个原因?被“运动”搞过的人都害怕一着不慎,授人以柄,帽子一扣、即堕贱籍,反复挨整,心有余悸。庞薰琹自传最早连载于《中国美术报》,后由三联出版,袁韵宜的《庞薰琹传》出版于1996年。庞薰琹不写的,袁韵宜写了,这就是进步,到了九十年代,思想逐渐放开,人民免于恐惧。
随即还有一个展览,庞薰琹和袁韵宜书中均未提到。是1948年12月7日在上海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145号义利画廊举办的庞薰琹一家四口(庞薰琹、丘堤、庞壔、庞均)的展览。庞壔回忆:一个美国人买了一张她的画,这是她第一次卖画。天天有记者来,但父亲不让采访两个小孩子。
接着说为何去杭州。
2、正好暑假,带小孩子一边度假,一边画画。自1937年抗战军兴到1948年回到上海,一家人都没有去过杭州,两个小孩还没见过杭州的三嬢嬢。
3、上一年暑假,一家人在庐山一边度假一边画画,成功颇丰,庞薰琹收获庐山风景十二幅(今分别为中国美术馆、庞薰琹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及私人藏)庞壔和庞均初出茅庐,出手不凡,下庐山后,姐弟俩在广东省立图书馆举办了画展。所不同的是,上一年还有傅雷及宋淇两家,三个家庭,结伴度假,其乐融融。
4、从广州回上海,一时尚未觅到房子,在上海安定坊1号傅雷家凑合住了三个星期。傅雷和宋淇正在帮庞薰琹找房子,与其在上海尬等,不如去杭州游玩。
5、当时上海流行苏杭度假。据钱理群著《1948天地玄黄》中每章开篇的叶圣陶同年日记载:上海人一边感受危机,一边耽于享乐,去苏州、杭州度假突然盛行,生意大好。
6正好有点钱,刚换的。
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兑换黄金、白银、美元,禁止私人持有外汇,违者没收。在没收法令的威胁下,在信誓旦旦的执政者背书下,庞薰琹、丘堤夫妇将美元存款全部换成金圆券,然后一家人高高兴兴去杭州度假。
去杭州前,美元兑金圆券是1:4,一美元可以换四元金圆券,一个月后,变成1:20,资产缩水五倍,这才是开始,翌年春(1949),美元兑金圆券,崩溃为1:2000万,要2000万金圆券才能换一美元。打个比方,1948年8月,账上的金圆券够买一百头牛,大半年后,只够买碗牛腩,还得省着吃。这结果,搁谁都疯,但谁又能预见?
为何去杭州?以上列出6种可能,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条。建国后的庞薰琹是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回到1948年的上海,他首先是一个职业艺术家,艺术家以创作为天职,以展览为本分。
说到杭州,庞薰琹和杭州有六段缘分。
第一次是在1930年,他是海归,蔡元培举荐,赴杭找国立艺专校长林风眠求职。他在林风眠玉泉宅邸高墙外逡巡良久,才鼓起勇气敲门,回应的,只有狗吠。正好门口有巴士靠站,他匆忙上车,自感羞惭。读到这段,我心生疑惑,蔡元培是教育部首长,庞薰琹是海归青年,他们怎会相识?蔡元培为何亲笔书信推荐?还有,他并不社恐,为何羞愧?这些,庞薰琹自传未提,袁韵宜书中略见端倪。庞薰琹的母亲金芝年虽为常熟县城一家庭妇女,但她的两位嫡亲兄长却显贵非凡,大哥金兆蕃(1868-1950)当时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二哥金问泗(1892-1945)是外交家,长期担任中国驻荷兰、比利时等国特命全权大使。庞薰琹外婆家是浙江平湖,金兆蕃与蔡元培同为光绪十五年浙江省乡试的举人,同岁同年同科中举,又一同在京为官,金兆蕃又与张元济为密友。庞薰琹1930年法国归来后,回到常熟,宅家读书,也不找工作,老母亲急啊,拜托兄长,他大舅便将蔡元培亲笔书写的推荐信,夹在家书中寄来。收信后的第二天,他便尊母命赴杭。庞薰琹何等样人?心气极高。大好男儿,留学五年,不能自立,还要靠妈,岂不丢人?1930年他没有敲响林风眠家的门,随后才有了1932年的决澜社。
二度赴杭是第二次决澜社画展后,他去杭州为画会筹款,结果一无所获。三度赴杭是1936年初春,返常熟探母后赴杭暂住,这年秋季,他得到聘书北上,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图案系。1938年,北平艺专与杭州艺专于湘西沅陵合并,北平杭州两派争斗,他被迫辞职。此时他才第一次见到林风眠,多年后庞薰琹回忆:“林风眠被人利用了,我自己也被人利用了······我始终也没闹明白”,并不愉快的记忆。
四度赴杭为1948年8月,《湖畔》即诞生于此时。
五度赴杭为1949年8月,他和江丰、刘开渠等人赴杭州接收国立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江丰任党委书记,刘开渠任院长,庞薰琹任教务长兼绘画系主任,林风眠为绘画系教员。不久,林风眠辞去教职,隐退上海。读史至此,油然而生一种“被原单位辞退后在外面经过一番努力居然当上了原单位领导”的感觉。
1979年,平反后,终于可以出京了,这是最后一次赴杭,距1953年辞别西湖,已过去27年。在生命接近终点时,西湖萦心绕怀,他写了一篇文章——《平静的湖水,不平静的回忆》,发表在1984年第9期的《浙江画报》上,特意写到1948年的杭州之旅:“这次,我在平湖秋月旁的浙江大学教员宿舍暂时住下,在这期间,我画了十幅以西湖风景为题材的油画。但是我没有画出西湖的幽美与宁静,流露在画面上的只是压抑与沉郁。如今我还保留这十幅画中的一幅。(他指的是本文开头提到过的《西湖》一画,今藏庞薰琹美术馆,出版于《庞薰琹》画册P200,其他出版物中,此画也被称为《杭州风景》)
文章发表,他意犹未尽,又作散文诗《西湖》,其中有几句,是吟咏1948的杭州之旅:
我第三次来到杭州,
是从广州。
那时我的心是烦乱的,
画面上的色彩,
是阴沉的······
西湖的湖水是平静了,
平静增添了我的忧郁。
诗成后不久,他住进北京朝阳医院,次年三月,溘然长逝。
叹息之余,又冒出两个问题:第一、1948,庞薰琹说他第三次赴杭,我却订为第四次赴杭,何也?第二、1948杭州之旅,为何不载于自传,而见于别处?
第一个问题,传主误记、漏记,何足为奇?校勘考订,学人本分而已。艺术家孤证不能建立确定的结论,这才是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的。
第二个问题,正好验证了读书时的疑问。我读庞薰琹1949年后的自传,总有星落云散,攒零合整之感。章节标题,如:“中南海之宴;逆境勤著述;升二级教授;探索的一生”——这哪是庞先生口气呀?他是高逸之人,如此大俗话,他说不出,也写不来。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庞薰琹1985年故去,袁韵宜在他回忆录手稿的基础上,删改增补,最终以庞薰琹的名字发表。明乎此,问题迎刃而解。庞薰琹1982年开始写1949年后的回忆录,始终未定稿,有些年份,甚至仅写了若干条提纲,自传之外,遗珠不少。
庞薰琹临终前半年,写《西湖》诗;丘堤遗言是:“我还能不能再看见大海?”一个想念的是西湖,一个想念的是大海,唯有湖海,念念不忘。
这张画有一个非常奇怪的角度——从水里望岸上看,当然,是坐在船中。中国和法国的艺术史中都出现过这样的场景。董其昌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秋兴八景》,这八开册页,就是在乘船之中,信手写出了永恒的江南。莫奈自己买了一艘船,在塞纳河中漂流,专门画岸边迷离的倒影和风景,马奈还特意画了一张《船上画室中的莫奈》,是印象派画史中最著名的作品。感觉上是不同时代,其实相距不远,1925年庞薰琹去巴黎学画的时候,莫奈还在,专为收藏莫奈作品而改建的橘园美术馆刚刚落成,他画水景,免不了受莫奈的影响,不管是自觉的或是不自觉的。
《湖畔》是不是在船上画的呢?应该不是。这张画不太像现场的写生,与同时同画西湖的另两件(《傍晚》和《西湖》)相比,《湖畔》明显创作和探索的成分更多一点。这么说可能更直接——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吴冠中笔下的江南图式——现代构成意识的空间分割,白墙黑瓦,重重叠叠,水天相映,吴冠中在日记中写:“一间屋,连着一间屋铺展开来······”庞薰琹早在1948年,就已经非常有意识地开始了这个方向的探索,建国后,这个方向被称为“油画民族画”,成为中国油画的一大主流。当我们往前、往前追溯的时候,在1948年的杭州,与庞薰琹相遇了。
吴冠中的江南图式会不会是受庞薰琹影响呢?应该不会,吴冠中另有清晰的脉络,那些相似的感觉,正说明他们具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基因。他们自1964年起,成为一个学校(中央工艺美院)的同事,但当时庞薰琹已经被打倒了,正在默默地撰写历代装饰画文稿。到了1980年代,吴冠中有出席他的画展,也参加了他的追悼会,他们是否有一些私人交往?我暂时没有看到有价值的文献披露。况且,一直到2006年,《湖畔》这张画才有了清晰的图片出版,一直到2022年,我们方才一睹《湖畔》真容。
: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见“买家指南-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拍卖场次 : 无问西东1900—2000: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
拍卖时间 : 2022-12-14 19: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

lot:1516

更多庞薰琹 湖畔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