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黑裡白釉碗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HKD:50,000-70,000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國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週年慶典拍賣會
尺寸 : 17 cm (6 3/4 in.) diam.
: 隋唐五代時期,特別是北方,不少窯場在生產白瓷、青瓷的同時,也燒造黑瓷。當時的絕大多數黑瓷不帶紋飾,裝飾的意匠時時要借助釉色的對比來顯示,如拍品式樣,裏白外黑。這類器物還被稱為緇素瓷,緇素,一指黑白,二指僧人與俗人之合稱。因為隋唐時期僧人多穿緇(黑)色僧服,而古印度俗人多穿白(素)色衣服。在考古發掘中,此類緇素瓷多見於唐長安城內外的寺院遺址,如武則天的慶山寺,以及與寺院過從甚密之文人、士族遺物,如白居易故居。它們大都製作精良,黑白分明。除河南鞏縣窯的標本外,陜西唐長安醴泉坊三彩窯址也出土不少此類碗的殘片,其中可復原者的口徑從10厘米左右至18.5厘米不等(參見《唐長安醴泉坊三彩窯址》,文物出版社,2008年)。目前所見同類器中最大口徑者為20厘米(參見《知白守黑——北方黑釉瓷器文物精品》,嶺南美術出版社,2016年,頁48,圖6)。一些海內外博物館收藏亦可見,如故宮博物院、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參見《中國陶瓷全集•5•隋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頁175,圖187;《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4•隋唐》,日本小學館,1978年,圖124)等。
此碗造型為唐代所常見,除陶瓷製品外,金銀器亦可見。胎體略厚,敞口唇沿,弧壁,淺腹,平底,寬圈足。裏施白釉,微閃黃,見細碎開片,有流釉現象。外施黑釉不及底,半木光,胎釉界限分明,無流淌積釉現象,釉層勻薄。口沿及底足澀胎,可見胎體細白粉質,具有一定的瓷化度,可見淘泥經過反覆淘洗,細膩糯潤。造型端莊,修足精湛,線條幹凈俐落。窯工利用黑白兩色的強烈反差,於渾樸中見變化,敦厚而美觀。
來源:20世紀90年代購於香港
中國嘉德(香港),2020年10月8日,拍品編號240
擢物毓情古代陶瓷Ⅱ
Early Ceramics Ⅱ
(Lots 1263-1281)
拍卖场次 : 觀古I——瓷器
拍卖时间 : 2022-10-07 16:00:00
拍卖地点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5FG展廳
lot:1263
更多外黑裡白釉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