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致陶鹏飞张闾媖夫妇信札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无底价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质地 : 纸本
形式 : 1通1页
尺寸 : 26.5×19.2cm
版本 : 近现代写本
: 提要:张大千晚年深受糖尿病与眼疾困扰,而台湾的经济发展以及艺术收藏风气的盛行也吸引了他的目光。先后旅居台北、香港、印度、日本、巴黎、巴西和美国的张大千在晚年回到了台湾,于1976年定居台北。张大千在台湾有许多旧识与至交好友,其中由张大千、张群、张学良以及王新衡所组成俗称三张一王的“转转会”最负盛名,四位爱好艺术及美食的老朋友相约每个月偕同夫人聚餐一次,四人轮流作东,享用美食的同时,话旧天南地北。此函中张学良即与陶公夫妇谈及“七月四日在家请岳公(张群)、大千(张大千)、新衡(王新衡)三家吃午饭”、“大千食量甚好。大千是个好活动的人,扯起淡来,精神十分健旺。去看戏,下午三点,一直到八九点中间吃一碗牛肉面这个老人,是不能寂寞的”。后又谈到自己与张无为的交往与自己的笔名曾显华来由。信中提到的译著《相遇于骷髅地》(W.E.Sangster,TheyMetAtalvary)原著为蒋夫人所赠,后张学良、赵一荻夫妇合译成中文,于1970年11月在香港出版。
此外张学良信中写到“七月四日在家中请岳公、大千……聚餐”,而信末却署的是“六月六日”,此非笔误。因老帅张作霖去世在六月四日,所以张学良避讳六月四日,而将聚餐当日六月四日故意写七月四日,陶公夫妇接信后也心领神会。

释文:鹏飞、闾媖:二月二十八日的信,适才收到。台北天气炎热,高达36度。日来流行感冒,大为流行,家人大都传染,我也病了一个礼拜。并不太为严重,我现在已经完全好了。七月四日在家请岳公、大千、新衡三家吃午饭,大千食量甚好。大千是个好活动的人,扯起淡来,精神十分健旺。去看戏,下午三点,一直到八九点,中间吃一碗牛肉面。这个老人,是不能寂寞的。张无为,我晓得这个人,在东北时,他在事务处办事,为人很诚实。他到台湾,曾托新衡、六妹等,给我带些物品。他有孩子,在台大读书,大概早已毕业了。他也是基督徒,他给我的圣经,我现在仍在那里使用,因为它字大,你见到他时,为我谢谢他。我现在另寄来一本书(相遇于骷髅地),这是我译的,曾显华是我的笔名,曾是曾约农,显是董显光,华是周联华,这三人是我的先生,他们帮助我翻译的,请你把这书转给他。父字,六月六日。

Lot1999 – Lot2006为陶鹏飞、张闾媖夫妇旧藏

陶鹏飞、张闾媖夫妇旧藏
张闾媖(1916-2016)是张学良与元配于凤至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张学良唯一的女儿。在英国留学期间,张闾媖与陶鹏飞相识,二人于1941年初结婚,并定居美国。陶鹏飞(1909-1999)早年就读东北大学,后到德国留学,获柏林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留学生会主席。先生学识渊博,处事严谨低调,为人热情诚信,深受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喜爱,在美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创立中华联谊会,在海外华人中威信极高,人们尊称其为“陶公”。
作为张学良家族唯一精通中文的子嗣,陶公夫妇秉承张学良家族的人脉,广结善缘,与张群、蒋经国、孙科、陈诚等政要,张大千、黄君壁、胡适、赵元任等文人墨客,董浩云、李海天、王永庆、何士礼等商界巨子交游甚笃,书信往来频繁。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人脉关系,使得陶公夫妇作为张学良的美国直系亲属代表,在张学良被软禁期间,经过特批,可以与张学良有书信往来,并于1961年和上世纪80年代后期,作为亲属代表探视在台湾被软禁的张学良。
张学良生前特殊的境遇,使他为人低调谨慎,除特定直系亲属及人物外很少与外界来往,墨宝真迹很少外传。陶公夫妇深受张学良的喜爱与信任,张学良、赵一荻夫妇与哥伦比亚大学商谈筹建“毅荻书斋”之前,最初打算将二人所有文献交给陶鹏飞夫妇整理保存。陶公夫妇拟建“张学良文献馆”,后因身体原因,筹建之事未能如愿。其所藏张学良文献则部分转赠给了哥伦比亚大学,另有一部分自藏留念。本季所见张学良墨迹即为陶公夫妇自藏,何其珍贵。
拍卖场次 : 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
拍卖时间 : 2023-06-13 10: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1楼C厅

lot:1999

更多张学良致陶鹏飞张闾媖夫妇信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