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红釉盘一对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估价:RMB:100,000-200,000

大数据可信度: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年代 : 清康熙
尺寸 : 直径16cm*2
: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来源:
玫茵堂旧藏
著录:
《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二册,康蕊君着,伦敦,1994-2010年,第180页,图822

“清康熙 红釉盘一对”,敞口,弧壁,圈足。造型规整,盘形周正,胎体坚硬细密,形制优美。器内外壁皆施红釉,口沿留有一线“灯草口”,对比鲜明。釉色深沈匀净,釉质光亮,釉面莹润。器底施白釉,中央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为标准的郎窑书款方式。
红釉瓷器始创于明永乐、宣德年间,为景德镇所创制,亦称“鲜红釉”、“霁红釉”、“宝石红釉”。古代配制红釉料时往往将黄金、珊瑚、玛瑙、玉石等珍贵之物碾成粉末掺入其中,不惜工本。由于红釉的生产气氛不易控制,成品率也相对很低,因此更为名贵,当时即有“千窑一器,万里挑一”之美誉。明中晚期红釉器曾一度失传,至清代才恢复烧造。
康熙一朝,上承晚明好古之风,于瓷业方面表现尤为显着,彼时景德镇重视临摹历代名瓷,成就斐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则是成功恢复了失传数百年之久的鲜红釉。对于康熙以来鲜红釉制作再度在景德镇流行的状况,干嘉时期南昌学者龚轼结合自身所见所闻在《景德镇陶歌》中如此记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诗中强调鲜红釉的烧制依然非常不易,耗费巨大,但结果绝非人力可控制,最终还由复杂又微妙的烧窑气氛来决定。本品古趣盎然,釉色妍美滋润,深具永宣红釉遗韵,诚为康熙时期一例成功的红釉器,又成对保存,弥足珍贵。
本品书款方式特殊,对比国家博物馆藏“御赐纯一堂”款蓝釉盉碗可知,此式为江西巡抚郎廷极督陶期间的郎窑作品。如此特殊的郎窑红器,又承瑞士收藏家玫茵堂旧藏,且成对出现,值得关注。
: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见“买家指南-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拍卖场次 : 云集——明清瓷器集珍
拍卖时间 : 2023-06-12 19: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B1楼B厅

lot:3181

更多清康熙 红釉盘一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