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黄玉雕提梁卣拍卖价格
拍卖信息:
成交价: 登录后查看
估价:无底价
大数据可信度: 登录后查看
拍品信息: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年代 : 清乾隆
尺寸 : 高(含架)24cm;长7cm;宽3.7cm;高11cm
: 附老架子
清朝制玉在继承明代玉器的基础上,有极好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制作已成鼎盛之势。其玉器选材广泛,这些质色多异、造型别致的器物,给人以绚丽多彩的视觉感受。其中,黄玉是最名贵的玉材品种之一。其色泽由淡黄至深黄不尽相同。最名贵的黄玉色泽纯正,材料极其难得,特别是上好的新疆黄玉目前极为少见。清代黄玉器物中,玉质多属上乘,其黄色正而娇,莹润如脂,是玉中的佼佼者,其价值绝不亚于羊脂白玉。
清乾隆时期仿古之风盛行,其中玉器仿古也秉承“师古而不泥古”这一风气,仿其神韵,增添新意,诸多创新器形与仿古纹饰结合,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时代风格。本品即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
此件提梁卣取材上等黄玉材质雕琢而成,其选料珍罕,材质温润,纯净至美,颜色酷似蒸熟的板栗色泽,于明清时期又有“甘黄玉”之称,纹理酷似青铜器沁色。仿商周时期酒器—青铜绳扭提梁卣造型而雕,呈扁瓶体,直口宽沿,扁圆形腹,椭圆形圈足。颈两侧立耳套绳扭活环提梁,线条优美,流畅光滑。覆斗状瓶盖,造型巧妙,子母口与器身扣合严谨。器身颈部、腹部两侧以浮雕、高浮雕饰火纹乳钉纹装饰,火纹乳钉最早出现于早商、西周时期的鼎簋斚青铜器物上,在乾隆时期大型仿古朝冠耳炉上亦有见,但在仿古玉雕中极为罕见。腹部纹饰取材高古青铜器之条纹,磨制规整,醇厚古朴。椭圆形圈足,内设台阶,工艺考究。此器做工至为难能之处,在于腹部溜肩处及器底的“凸棱一线”,其宛若铸模打造、中规中矩,碾治手法看似简约,实则不易。原配旧木嵌银丝镂雕蝠纹架,以嵌银丝勾勒纹饰轮廓,装饰性和工艺性极强,彰显富丽华贵,宫廷气息浓厚。
卣为古代盛酒器,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一卣”之语,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本品以高古器形、纹饰为原型,再加以创新,怀古通今,可见时之玉匠创思丰富。
参考一例“西周 青铜卣”,饰鸟纹及相类竖直条纹,现藏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very Brundage 收藏,载于杰西卡·罗森,《宽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卷IIB,华盛顿,1990年,图72.1。
装饰相类条纹玉瓶颇为罕见,可参考一例私人收藏,史蒂芬·琼肯三世旧藏有一件“十七世纪或更早 青玉雕仿古提梁卣”,曾售于纽约苏富比2020秋纽约亚洲艺术周,编号259。腹部亦装饰此类竖直条纹,可做比较。
黄玉之黄,或象征帝王,清廷甚钟爱之。《清档》称此类玉卣材质为甘黄玉,因明清时期有以甘黄玉为上的记载。明初曹昭著《格古要论》曰:“黄玉如栗者为贵,谓之甘黄,玉焦黄者次之。”明高濂《遵生八笺》中也有提及:“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以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亦有之故耳。今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然甘黄如蒸栗色佳,焦黄为下。”
乾隆皇帝定“钦定入干清宫做上等(头等)玉器”,其中就有“甘黄玉有盖提梁卣”一件。
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留下了大量乾隆帝制作仿古玉器的记录,其中玉制提梁卣的数量极为稀少,黄玉提梁卣更为珍罕。另外清宫档案记载的黄玉件也极少,其中多为小件,如本品用料不菲的品种则寥若晨星。由此可见此件黄玉雕提梁卣的珍罕程度。
Harold E. Stack中国玉器珍藏中有一件“清乾隆 御制朱彩镌黄玉雕提梁禾亭卣”,曾售于香港佳士得2018春拍,编号2930,以HKD 18,100,000成交,其形制、材质、工艺等与本品类似,特别是颈部两侧均立耳套绳扭活环提梁。二者尺寸均在十多公分,同属袖珍之器。可兹比较。
本品以青铜绳扭提梁卣为蓝本创作,既忠实继承了青铜器的高贵堂皇,又融入了黄玉的钟灵剔透,器形比例及工艺布局几近完美,精美华丽,醇厚古朴,反映了乾隆皇帝仿古而不泥古之新意,实为罕见的乾隆宫廷御制玉器艺术之翘楚。
参阅:香港佳士得,2018年5月30日,lot2930
拍卖场次 : 湛园·珍藏
拍卖时间 : 2023-06-12 15:00:00
拍卖地点 : 嘉德艺术中心B1楼B厅
lot:3113
更多清乾隆 黄玉雕提梁卣图片: